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新策:非煤地下矿山减20%,智能煤矿达200座
时间:2024-07-09 来源: 网络 阅读:次
【山西省推动矿山高质量转型发展】 近年来,山西省委、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,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。为加快发展矿山新质生产力,山西近日印发《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》,持续推动矿山高质量转型发展。 该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,着重解决当前山西矿山安全生产的根本性、系统性问题。通过细化提出的24项共90条治本攻坚之策,山西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协同、强基固本、蓄势赋能。 首先,山西省大力实施非煤矿山“三个一批”政策,强力推进整合关闭重组。通过控制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总量,严禁新建尾矿库“头顶库”及独立选矿厂。此外,市、县两级政府每2年制定一次辖区实施方案,强化分类处置,确保2024年底前,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数量较2022年下降20%以上,大中型矿山占比较2022年提高15%以上。 其次,山西省规范矿山安全行政许可,严格审批审查。省级及以上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煤矿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等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。非煤矿山基建期只能延期一次且不得超过一年。 此外,山西省严格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,强化上级公司履职。矿山企业需配备专职安全总监、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安全管理力量。同时,加快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,2024年累计建成200座智能化煤矿,2025年完成大型和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。 在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监管责任体系、严格矿山行业准入、加强源头管控等方面,山西也做出明确规定。通过紧盯重大灾害治理,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,山西省加快解决当前制约矿山安全的深层次、根本性问题。这将有力推动更高水平的矿山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,深入推进矿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